乳房健康的關鍵因子
牛隻因為細菌感染導致的乳房炎,早已被認為是一種疾病,而該乳炎對場主有相當程度的經濟影響,包含乳量降低(臨床型乳房炎會造成牛隻奶量下降,廢棄乳增加,嚴重者,會無法擠奶導致乳房報廢)。
加工後的成品表現(部分牛隻由於乳腺細胞受到損傷或破壞,引起分泌功能異常,乳糖、乳脂肪、固形物及乳蛋白的減少;由於乳房炎的發生,乳房血管的擴張及滲透壓的改變,血液中的白細胞、碳酸氫鈉等滲出進入乳腺中,致使乳成分發生明顯改變,導致pH值升高,氯化物增高。)
食品安全等問題(包含動物用藥及細菌傳染),尤其以金黃色葡萄球菌S. aureus以及無乳鏈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兩種,是世界上常見的乳房炎傳染細菌。而乳牛感染傳染性病原菌或環境性病原菌,通常發生在乾乳期以及泌乳期兩階段,一旦牛隻患有次臨床乳房炎時,相較於體細胞數低於20萬以下的牛隻相比,乳量大概減少3 - 5%甚至更多。同時乳量的改變以及乳成分的變化,則會受到感染的程度不同以及體細胞數的高低而有不同。
一般未感染的乳腺組織體細胞數應會小於10萬,當大於20萬時,其實已經有初期的感染情況發生。然乳房炎的發生除了會影響乳成分外,也會改變血清蛋白以及蛋白分解酵素的濃度。其他惱人的乳房炎情況,主要是受到細菌的毒素侵擾影響而造成組織發炎,導致牛乳風味異常及成品的穩定性下降。
乳房炎控制策略必須包含﹕
乳房炎細菌種類的分析、總奶體細胞數、臨床症狀、榨乳室管理、衛生條件、牧場環境及榨乳機維護等,綜觀以上的項目分析後,才能規劃出完整的乳房炎防治策略。因此日常紀錄就會顯得特別重要,因為完整的紀錄才能夠掌握畜群的狀況,而透以上牛隻及環境的紀錄,並且觀察泌乳期及乾乳期牛隻生理狀況,綜合以上的狀況分析乳房的健康情形後,乳房炎的控制策略儼然而生。
抗生素殘留:
食品安全的問題,當然也包含抗生素的殘留,而抗生素殘留通常是因為乳房炎或是生病治療,然後未依規定停藥或可能因為個體牛隻生理狀況的不同,導致藥物在體內代謝的速率也不盡相同。
但會發生這樣的情況,就需歸咎於過多乳房炎及病牛,才會導致藥物使用的牛隻管理不易。尤其治療的牛隻越多,就越有機會造成抗生素的殘留。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不好好維持牛隻乳房健康,就必須花費更高的成本去善後,因此透過常規的擠奶作業改善,近幾年也透過遺傳育種的方式,剔除乳房炎易發的基因!來降低乳房炎的發生率,都是相當有效的方法。
奶牛乳房炎的發病原因:
乳房炎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抵抗能力之表徵顯示,除了環境壓力、飼養方式等!乳房炎發生的原因不外乎細菌以及環境等因素,遺傳也是其中一項關鍵因子。
(1)微生物因素:引起乳房炎的微生物主要是多種非特定的微生物所造成,每種微生物的感染程度因地區及環境不同而異。微生物透過較差的擠奶衛生條件進入乳房中,引起乳房炎,是微生物感染最主要的途徑。
(2)環境因素:乳房炎傳播的主要途徑是通過接觸感染。如牛舍衛生條件差、潮濕陰暗、未消毒;牛糞堆積不整理;擠奶衛生條件不佳,藥浴不確實,使用錯誤方法﹔場地泥濘,排水不良;一塊毛巾重複擦洗多頭牛,或用於擦洗手臂上的牛糞;榨乳機低壓調節閥阻塞,或乳杯座上的橡膠乳管、乳嘴、脈動管及小風管等未定期更換,或清洗榨乳機時,酸、鹼液及消毒劑等使用濃度及方法錯誤。
(3)擠奶標準作業:若擠奶員技術不熟練或不恰當,會使乳頭粘膜上皮細胞受損傷;另外擠奶時間過長,負壓過高或脈動比過快,也會損傷乳頭皮膚和粘膜等物理傷害的產生;擠奶前手部衛生條件不佳、未確實擠掉前乳等都帶給細菌侵入乳房的機會。
(4)飼養管理:對於高產奶牛,需要高能量、高蛋白質的日糧以維持牛隻健康及提高產奶量,尤其在高乳量的情況下,同時也增加牛隻的負擔,使牛隻抵抗力降低,因此配方中需保有一定濃度的維生素及礦物質,作為抵抗微生物感染的輔助角色。如:礦物質硒、維生素 A、維生素 C、維生素 E,加強牛隻抗氧化及抗炎症能力,可大大降低乳房炎的發生率。
牛隻抵抗微生物的能力!
簡單來說,抵抗力佳可免於感染或是說受到感染後能快速復原,對病原菌具有一定的抵抗力,或是防禦機制特別強。
大部分基因的研究,多是以體細胞數以及臨床型乳房炎做為表型指標,體細胞數和乳房炎分數為中低遺傳率,雖然乳房炎抵抗力的占比,相對總遺傳變異來說非常小,卻是不可小覷的因子,儘管透過選拔需要一段時間才有效果。另外多數人都會發現,有些牛整年都沒有乳房炎,偏偏有些牛就是三不五時就發生,一下A區一下B區,B區好換C區,不斷發生,但是吃的一樣、喝的一樣、擠奶也一樣,幾乎所有作業都一樣!唯一不同之處,只剩下遺傳造成的個體差異了,因此透過遺傳去解決乳房炎,各位前輩覺得呢?
衛生管理是控制乳房炎的最佳手段,因為疾病的發生及細菌的感染,並無法完全的避免,就算透過育種的改良、疫苗的加強或是增強免疫能力,都還是有一定的限度,一旦碰上衛生條件不佳的環境,一樣有乳房炎,因為免疫力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超過了一樣會發作。
提到衛生條件又不得不說令人聞風喪膽的"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是一種主要的乳房炎病原菌,具有高度傳染性,並對牧場收入產生嚴重影響。主要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引起慢性的乳房炎,稱之乳房內的感染(Intramammary Infections, IMI)。會導致體細胞數(SCC)的增加和牛奶產量的減少。但是畜群間存在差異,在某些情況下,金黃色葡萄球菌可能會導致臨床上的乳腺炎增加。早在1960年代,許多研究人員早就建立一套乳牛場傳染性乳房炎控制的標準(Davidson, 1961; Wilson and Davidson, 1961; Neave et al., 1966; Dodd et al., 1969)。這項措施制定五項乳房炎的控制計畫。五項計劃的實施,後來發展成為全國乳房炎委員會的十項乳房炎控制計劃(National Mastitis Committee's 10-point mastitis control program),成功地降低許多牧場的傳染性乳腺炎的發病率。但是,金黃色葡萄球菌仍是一個大麻煩,總會伺機困擾各個牧場,並嚴重影響生乳質量(Smith et al., 1998)。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所造成的乳房炎疫苗,已研究多年,但迄今,並沒有一種疫苗能持續預防金黃色葡萄球菌乳房炎的發生,因為疫苗的目標是在預防新的感染或幫助受感染牛隻儘快清除,從而最大程度地減少牛之間的互相傳染。
正確的乾奶治療:
乳牛一年當中通常只有60-90天的假期。在這段休息期間,需要為奶牛提供更好的保健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乾乳期治療,正確的乾乳操作也是治療乳房炎的重要關鍵,而錯誤的乾乳治療,將導致產後乳房炎大量發生。因此在乾奶時,選擇長效型抗生素對各乳區進行治療以確保藥效同時根除細菌的殘留,也需要配合正確的乾乳操作。
那麼,注射抗生素有什麼好處呢?在泌乳期間,乳腺內總會存在一些病原體(這些病原體,因為免疫系統的抵抗,及每天擠奶與身體機能保持平衡,因此不會發病),一旦停止擠奶,這些病原體開始大量繁殖,這樣在下一個泌乳期開始患乳房炎的機率會大大增加。所以在乾奶期,注射長效型及高滲透性的抗生素是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在乾奶操作時,務必遵從無菌操作原則,避免因污染將病原體跟著藥膏的針頭一起注入乳腺組織中。
最後,是關於乳房炎的治療問題。乳房炎發生以後,應該即時隔離,安排問題牛隻於最後擠奶。乳頭灌入抗生素對於急症的治療,在目前是最好的方法之一,分析症狀後,進行全身性治療,藥物治療後,無明顯好轉,需要盡快更換另一種藥品(可透過專業獸醫做細菌培養,針對不同病原體選擇相應的藥品)。但你總會發現有一些奶牛治療期很長,病情反覆,且不易根治。這又是怎麼一回事?我用金黃色葡萄球菌舉例,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它可以輕鬆進入乳腺深處,並在周圍形成厚厚的膿包,這些膿包將”它”包裹起來,形成了天然的保護屏障。因此,你無論使用什麼藥品,都很難到達病灶,達到有效治療。面對這樣傳染性較強的乳房炎,只能儘快淘汰,減少牧場損失。乳房炎治療是相當困難的題目,沒有人能夠徹底根治。上述預防措施是容易做到的,且能夠有效控制乳房炎發生。
透過基本的預防措施,例如擠奶衛生,擠奶後的乳頭浸泡消毒、擠奶前消毒、榨乳機維護、乾牛治療,這些絕對足夠控制大多數的傳染性乳房炎。尤其金黃色葡萄球菌的疫苗接種無法預防IMI,但可以幫助減少在大量牛群間的互相傳染。
透過每日報表以及DHI的個別牛隻計畫,亦或是利用CMT針對個別牛隻進行檢驗,獲得的紀錄便將是您寶貴的決策工具,如果牛群中的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是慢性的,且對治療無反應,那麼建議以淘汰或乾乳的方式進行治療及處理,可能會是保持生乳品質的最佳方法。